学术交流

您的位置: 何成诗 名方展示详细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发布时间:2022-08-03 17:22:39本文来源: 系统

组成:麻黄6g 附子9g 细辛3g

用法:水煎服。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

功用:助阳解表。

方义:方以麻黄为君,取其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以制附子为臣,取其大辛大热,温补阳气,助麻黄鼓邪外出。然麻黄发汗之力较峻,阳虚之人用之恐易损耗阳气,与附子同用则无伤阳之弊,二药相伍,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配伍。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以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以协附子温里散寒,为佐助之用。三药并用,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振奋,则阳虚外感可愈,为治表里俱寒、太少两感之剂。

病例:张某,男,21 岁。初诊日期:2013年9月。因鼻痒、喷嚏、流涕半月就诊。患者自中学开始常自觉畏寒怕风,每因气候或环境变化即喷嚏连连,鼻流清涕,量多难停。近半月每日晨起,先感鼻腔酸胀不适,继而鼻痒喷嚏频作,每次喷嚏 10 余次方止。刻下:头痛头晕,鼻塞鼻痒,动则汗出,胃纳欠佳,嗅觉已减退,夜间睡眠不实。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辦证为肺肾气虚,卫阳不固。治以温阳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处方:黄芪30g,党参 30g,当归6g,白芍 12g,桂枝6g,白术9g,茯苓15g,甘草9g,熟附子 15g,炙麻黄6g,细辛 3g,苦杏仁9g,白芷9g,大枣 15g,牡蛎 15g,龙骨15g。7剂。

二诊:2013年9月17日。患者服上方后,喷嚏症状大为减轻,但耳痒、眼痒、鼻痒如故,舌、脉同前。上方加乌梅6g,苍耳子9g,辛夷9g,防风 6g,茜草 15g。 7剂。14 天随访,患者症状全消,嘱继服2周后停上药。

按语:本案患者正值青春年少却罹病多年,畏寒怕风等阳虛症状已较显著,除肺气虚冷外,当责之于脾、肾之阳气亏虚。郑钦安曾论及本证曰:“此非外感之邪,乃先天真阳之气不足于上,而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故也。”《太平圣惠方》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若冷,随气乘于鼻,故使津液浊涕,不能自收也。”肺气充盛,则腠理致密,风邪不得犯。然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鼻失濡养,而肾为气之根,肾不纳气,统摄无权,水湿上犯,则清涕连连。故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助阳解表;患者平素动则汗出,予桂枝汤加牡蛎、龙骨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而止汗;加人黄芪、当归,则取当归补血汤以助其气血。二诊时仅以耳痒、眼痒、鼻痒局部症状明显,加入乌梅、苍耳子、辛夷、防风以辛温通窍,其中,苍耳子、辛夷为治疗过敏性鼻炎之要药,常相须而用。《品汇精要》谓苍耳子“味苦甘,性温,有小毒”,常配伍凉血之茜草以解其毒。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麻黄细辛附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