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英,女,四川省名中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工作以来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治疗内科疾病,尤长于中医中药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疾病;承担消化内科门诊及消化内镜、消化病房带组查房工作;拜师于国内多位名师并潜心学习,师从张发荣、黄青松、张晓云、戴永生、王庆其、顾植山老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和历代名家经验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深受患者好评;经常主持科内、院内消化系统疑难危重疾病会诊及讨论,为许多疑难危重患者减轻了痛苦。目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德阳医院消化科学术主任,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呼吸慢病专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智慧内镜专委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联盟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胶囊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建英主任医师诲人不倦,先后承担过本科、研究生、不同省份进修生教学、带教等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多次承担《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内科学》、《诊断学》等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备课宗于教材,结合临床实例,不墨守成规,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学生发散的、联系的、触类旁通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对研究生培养,要求熟读经典,同时强调提高临床、科研、实验以及教学一体化的综合能力,努力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临床实践中,本着“坚持中医自信,守正中医方向”的思想,传承中医经典之精华,守正中医理论之创新。吴建英主任师承多为名老中医,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常学常新”的原则。吴建英主任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吴建英主任医师强调,如果没有知识和经验的累积,就没有思维的源泉与根基,知识的积累如同沃土,滋养着思维的幼苗茁壮成长;而经验的积淀则如同磨砺之石,使思维之刃更加锋利,能够精准地剖析问题,洞察本质。因此,二者的相辅相成构成了思维的坚实基石与不竭动力,是推动认知发展与创新思维的源泉所在。同时思维应具有“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分析综合过程,认为习医之人,必须探求本源,在经典、各家著作及现今临床实践细嚼慢咽,反复体会。结合自己专长,对西医诊疗技术兼容并蓄,现如今消化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检查作用,除了诊断性内镜外,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可经内镜下介入治疗起到根治目的,因此在内镜技术迅猛的发展的时代,本着“西为中用”“中西医并重”思想,不断精进技术,培养新人,数十年如一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因各种干扰而动摇。对青年教师(医师)的培养,更注重因材施教,常采用针对性地讲授经典、专题及实践带教等形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医疗、教学、科研骨干。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包括SCI在内的医学论文多篇,参加的科研项目有:1、舒肝运脾、和胃止痛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研究。2、半夏白及散治疗ICU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3、基于遗传信息流从免疫相关基因研究右归丸干预老龄肾阳虚证的分子调控机制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