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科普

您的位置: 吴节 节气养生详细

秋分

发布时间:2023-03-29 16:59:16本文来源: 吴节名中医工作室

阴阳相半秋分日

今日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昼夜均而寒暑平”。“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此时,昼夜平分,秋季亦平分。

图片 4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声是由于阳气旺盛而产生,而过了秋分,阳气开始衰弱,阴气转重,所以就不会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天气转凉,蛰伏的小虫就开始往虫穴中钻,回到土里,并且用细沙把自己的洞口封住,准备过冬;三候水始涸,秋分后天气干燥,降水量渐少,河流湖泊的水量也会降低,变得枯涸。

秋分养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防秋燥,二防秋悲。

图片 5

秋天气候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故在饮食上不宜口味过重,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少辛辣、少刺激性,多食蔬菜水果。然而以秋分为节点,前后邪气性质也有所不同,之前由于有暑热的余气,多见于温燥,故可以多吃百合、雪梨、荸荠、白萝卜、柿子等清热润燥的食物;但秋分之后,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所以应该食用具有平和、温润性质的食物,如银耳、蜂蜜、芝麻、糯米、核桃等。

图片 6

秋分时节,人们容易情绪低落,即我们常说的“秋悲”。西医学认为,在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能诱人入睡,也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则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秋分后,阳光少而且弱,故“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此外“褪黑激素”还会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到抑制,而它们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若相对减少,细胞就会变得“懒散”,人们因此而变得情绪低沉,多愁善感了。甚至在精神病学上也有一种叫“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病症,患者在秋冬季节抑郁症反复发作,而春夏季节时抑郁症状完全缓解或者部分转化为狂躁症。

传统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界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体,使机体发生相应的反应。一方面,秋分后气候渐凉,天气阴沉,秋分扫落叶的景象容易让人“触景生情”产生悲凉的共鸣;另一方面,根据阴阳五行理论,秋属金,其气燥,对应“七情”中的悲忧。燥为阳邪,易耗津液,津液损耗则肺气虚,肺气虚则疲倦乏力,从而易出现情绪低落。

图片 7

虽然看起来“秋悲”仿佛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会进一步引起诸多其它身体不适症状,如失眠、胸闷、厌食等等。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能?治未病中心的周睿医师推荐了一种特效疗法——疏肝解郁针法,该法包括三个部分:

肝俞—龙虎交战针法:龙虎交战针法始见于明·徐凤《针灸大全》中之《金针赋》,“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其止痛特色一目了然,治未病中心创新运用在肝俞穴上治疗情绪抑郁焦虑以及失眠等病症。该针法行气活血作用强,可以“调和阴阳”、“补虚泻实”,许多抑郁、焦虑病人治疗后立觉情志舒畅。

图片 1

刺激四关穴:即双侧合谷、太冲穴,可以由医生行针刺治疗,患者也可以自己揉按这穴位,能行气活血,疏肝理气,有效防治抑郁、悲伤情绪。

图片 9

烧鬼眼:鬼眼又名“鬼眼四穴”、“鬼哭”,用艾柱灸鬼眼四穴对于由情绪不畅而导致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行为异常等疾病疗效显著。

图片 3

总之,在秋分调养身体最主要是顺应天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在金秋感受到的是秋高气爽,是收获的喜悦,而并非秋燥的不适和悲伤的情绪。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秋分